在1990年代前,中国市场上所卖的猪肉差不多90%是土猪。
但比较尴尬的是,到了2007年,这个占比下降到2%。
实际上,中国土猪可以说为全世界的猪产业做出过卓越贡献。
一般认为,在1770—1780年间,中国广东猪种被带到英国,和英国本土猪(约克夏郡和巴克夏郡)进行杂交,培育出了闻名世界的大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。
在1816—1817年,中国土猪又被引入美国,和当地猪交配,育出了波中猪和切斯特白猪。
而现在,我们吃的基本是来自外国的三大洋猪品种:杜洛克、长白和大约克。
中国土猪为什么被洋猪取代了呢?
其实,原因也不复杂。
第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人太喜欢吃猪肉了。
在汉字里,“家”字下面就藏着一头猪(豕)。
有家,就要有猪。
根据数据,2019年,中国生猪产量是4.4亿头,美国只有1.4亿头,欧盟十几个国家也不过2.65亿头。
而且,中国人一年吃掉的猪肉差不多有4500万吨,约占全球的45%左右。
实际上,随着中国经济发展,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,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吃的肉越来越多。
这恰恰是问题的关键。
中国土猪长得太慢了。